目前分類:├隨便吹水 (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是我的朋友的…

留言請留名字啦............

不然很難回覆ㄟ

沒名字就不回覆囉…

不想回錯人XD

kkwpnqjay3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卡路里知多少
【陳淑賢 醫師/渾然天成 陳淑賢美容整形外科】

你怕胖嗎?我很怕!你愛吃嗎?我比你還愛吃!美食當前時我要注意提醒自己哪些事呢?關於飲食熱量的觀念是需要建立的,飲食中的卡路里如何“斤斤計較”呢?

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是卡路里的主要來源,它們所提供的熱量分別為每公克4大卡、9大卡及4大卡,營養學家曾提出計算我們身體與飲食熱量的關係如下:

我們身上每一公斤的肥肉含有7700大卡,亦即我們必需消耗7700大卡才能夠減掉1公斤,每個人每天每公斤體重最少需要30大卡的熱量,也就是說一個55公斤的人,如果在不做任何運動的情況下,每天需要1650大卡來補充身體機能運轉所消耗的熱量(因此1650大卡亦因你的身高體重亦須調整),大概須要5天完全不吃東西才能夠消耗掉1公斤肥肉。但人不可能完全不進食,因此這個人所攝取的熱量必須少於1650大卡,才會開始消耗身上的脂肪。

從這個觀點來看,容易讓人誤解為不吃不喝或吃的很少就可以逐漸消耗身上的脂肪而減重了,這個觀念並不正確,科學家已證實如果每天所攝取的熱量太低,而必須用到你身上大量的「備份熱量」時,很容易造成肝、腎受損,因而引起高尿酸、酸中毒及低血壓等其他病症,對於身體的傷害並不小。

除此之外,脂肪提供的熱量最大,有許多人體必需的脂肪酸,所以是不可以將脂肪從飲食中排除的,其實含脂肪的食物中,除了提供熱量外,這些脂肪酸對皮膚、幼兒的腦神經或老年男性的前列腺等正常機能都有顯著影響,而且許多重要的維生素也需要脂肪的存在,才有辦法被人體吸收,因而美國專業機構建議民眾不要採用每日熱量低於800大卡的減肥計畫,主要也是基於安全性的考量。

有人說如果我們飲食中不能完全沒有脂肪,那我們是否可以排除碳水化合物的攝取?其實碳水化合物,是日常中提供身體運所需熱量的主要提供者,一般人想到的就是米飯、麵食、麵包等,可以減少食用量,但不建議完全不攝取,尤其是米飯類仍含有豐富維生素B群,但實際上被忽略的是吃多了薯條、洋芋片、米果、糖果、蛋糕、甜食等吃不飽,但都是碳水化合物類熱量來源的項目。

而在糖的攝取時也應稍加注意,在便利商店中垂中可得的各式飲料,在生活上增加了我們的便利性,但也增加了我們攝取過量的糖分的機會,所以再飲用之前也應該要注意一下上面所標示的含量。

還有一個常誤解的觀念是“我都不吃甜食,為什麼我還會胖?”,從上述食物成份已經可以知道,熱量來源並非只有“糖”及“脂肪”,而且吃過多鹹的食品,一樣會因為增加體內細胞的保水性,而讓體重減不下來,所以與肥胖的相關因素的因素,並不單一,消費者應該要有正確的認知,以免誤解造成對身體的傷害。如果只是不吃甜食,但每天依舊吃高熱量食物,就算有控制卡路里,還是會造成肥胖。

一天所需的熱量,要根據年齡、身高、體動、活動量來計算,以下方法是計算不同活動量者,維持目前體重一天所需要的熱量。

卡路里的需求

。輕度工作量:指除了因通車、購物等約1小時的步行和輕度手工或家事等站立之外,大部份從事坐著之工作、讀書、談話。
維持目前體重一天需要的熱量為30大卡X現在體重=A大卡

。中度工作量:指除了因通車、購物等其他事項約2小時的步行和從事坐著之工作、辦公、讀書及談話等之外,還從事機械操作、接待或家事等站立較多之活動。

維持目前體重一天需要的熱量為35大卡X現在體重=A大卡。

。重度工作量:除了上述靜坐、站立、步行等活動外,另從事農耕、漁業、建築等約1小時的重度肌肉性的工作。

維持目前體重一天需要的熱量為40大卡X現在體重=A大卡。

如果想一週減1公斤,一天攝取熱量為A-1000大卡,
如果想一週減0.5公斤,一天攝取熱量為A-500大卡。

如果能依照每人每天所需的卡路里來攝取食物,相信在體重控制上一定能有相當程度的效果。





kkwpnqjay3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蛋白質的功用】
人體重量的50~60%是水,剩餘的又有一半是蛋白質組成的。蛋白質是構成人體最重要的成份,蛋白質是由胺基酸(Amino Acid)所組成。除了皮膚、肌肉、毛髮、臟器之外,蛋白質還構成免疫抗體和遺傳基因等,是維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營養素。人體所需20種胺基酸中有11種可人體自行製造(瓜胺酸、甘胺酸、麩胺酸、酪胺酸、丙胺酸、絲胺酸、半胱胺、胱胺酸、脯胺酸、天冬胺、精胺酸),其餘9種則必需由飲食中攝取(色胺酸、纈胺酸、異白胺酸、蘇胺酸、離胺酸、苯丙胺酸、白胺酸、甲硫胺酸、組胺酸)。

【蛋白質與年齡關係及生理功能】
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蛋白質是特別地重要。胎兒、幼兒、青少年由於身體快速成長,更需要大量的蛋白質,如果蛋白質缺乏則會影響正常的生長發育,成年人蛋白質不足時,抵抗力下降,易疲勞,工作效率低、提早衰退,老年人缺乏蛋白質易出現貧血,易感染、心臟受損等。人體對蛋白質的需要量,以13~19歲青春發育期最高,其次為懷孕及授乳期。

【動物蛋白質VS植物蛋白質】
動物蛋白質除含有十多種非必需胺基酸外,還含有人體不能自行合成的9種必需胺基酸,是屬於完全蛋白質。植物蛋白質大多屬於不完全蛋白質,難以滿足人體的生理需求。但是,動物蛋白質脂肪含量高,常與動脈硬化、脂肪肝、冠心病,甚至癌症有牽連,而植物性的大豆蛋白質不僅沒有些類缺點,反而有利於人體預防疾病、症狀,降低膽固醇,其中所含的植物雌激素還可以防治婦女更年期綜合症。

【體重控制與蛋白質】
蛋白質是構成身體的重要營養素,那麼體控制和蛋白質又有什麼關係呢?
在身體沒有任何動作的狀態之下,維持呼吸和體溫的必要熱量,稱之為基礎代謝率,而基礎代謝最高的地方,就是肌肉,肌肉越多,熱量就會消耗越多。換句話說,同樣體重的人,脂肪少而肌肉多者基礎代謝就高,因為一公斤的瘦肌肉所能燃燒的熱量,是一公斤肥肉的七倍,不容易累積成為脂肪。蛋白質就是構成肌肉的元素。為了維持肌肉量,讓身體不易發胖,蛋白質是不可或缺的營養素。體重控制成功,秘訣除了減少熱量攝取外,依照每個人需求的不同,攝取適合自己的蛋白質量,降低體脂肪的比例,更能夠維持長久的體重管理效果。

蛋白質不是一吃進肚子裡就開始發揮功用的。它要被消化之後,分解成胺基酸,重組成為適合人體的蛋白質。在構成蛋白質的約20種胺基酸中,有9種是在人體內無法製造的。因此,均衡含有這9種胺基酸的蛋白質,就是好的蛋白質來源。一般而言,肉類、魚類、蛋類和乳製品等所含的動物性蛋白質比植物性蛋白質的營養價值高,可是又不能一股腦兒地只攝取動物性蛋白質。因為,含有豐富動物性蛋白的食品,也含有大量的脂質,所以攝取過多動物性蛋白質,就等於攝取高多的脂質。同樣地,只攝取植物性蛋白質的話,營養素就會失衡。均衡攝取動物性和植物性蛋白質,才是有效控制體重的捷徑。

kkwpnqjay3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時報

【如何瘦得輕鬆又健康】
●諮詢/鍾易成(台灣微整形美塑醫學會副理事長)
●整理/湯文璇

台灣微整形美塑醫學會副理事長鍾易成醫師指出:肥胖和遺傳有很大的關係,如果能找出肥胖的基因,對症下藥才能克敵制勝。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所以一般的減肥藥對某些人有效,對某些人沒效。量身打造的減重方式,不光是靠吃藥來解決問題。許多人吃減肥藥可以減一時,但很快又復胖,有的下猛藥減得快又急,賠上健康得不償失。緩和的基因減肥法是減重的新趨勢,讓患者身、心、靈平衡又自然而然的減重,同時又不會復胖。

●什麼是肥胖

鍾醫師指出:減肥一定要先了解什麼是肥胖,才會減得成功。
兒童和成人的肥胖是不同的,小時肥,因脂肪細胞增加的「多」,長大脂肪細胞還是存在,想瘦不容易。但成人的胖,是因為脂肪細胞增「大」,要瘦比較簡單。
不過胖都有個共同的特徵,就是身體脂肪組織比一般人多。
減肥的正確觀念是減重加瘦身,可是坊間很多標榜快速減肥,其實是在減水份,不是減脂肪,在定義上卡路里才真正是肥胖的元兇。

想要減體重是要以卡路里來計算的
,譬如說一個人60公斤(體重乘以30)就是一天的需要量1800卡,減肥一個月如果少24000卡,就少了3公斤。倒過來說每增加7700卡熱量,就會增加1公斤。攝入的食物有65%熱量應付呼吸血液循環,30%是活動也就是燃燒脂肪消耗掉的部份,如何將攝入與消耗取得平衡才能維持正常體重。
鍾醫師指出:想要減重最好是從身、心兩方面著手,我們有飢餓基因,如何克服心理上對飲食的慾望,讓瘦體素分泌得多一點,降低食慾減少熱量?首先吃飯一定要細嚼慢嚥,胃吃下東西到有飽足的感覺傳到腦子裡去,大約要15分鐘的時間,如果慢慢地吃,飽的感覺很快傳達到腦,就不會吃那麼多了。

●肥胖體型的分類和帶來的壞處

鍾易成說:「肥胖體型可分成五種:矩型、三角型、倒三角型、沙漏型、蘋果型。其中沙漏型最好,像林志玲就是沙漏型,蘋果型最糟,不但不好看,對健康影響也最大。」
大陸超女是矩型,身材較為扁平。美國女星茱莉亞羅勃茲是倒三角型,這類型的人常上健身房,所以上身寬、胸部豐滿。三角型是下盤呈梨型,對健康影響不大,但就是不好看。蘋果型中間較員,內臟脂肪多,易生心血管疾病及代謝症後群。簡單來說,腰圍男大於90公分,女大於80公分,血壓大於130或超過150,空腹血糖大於100、三肝油脂大於150。高密度脂肪(油脂清道夫)男小於40,女小於50,這五個因素中有三個就屬於蘋果型。

不論是哪一種減重法,專家都會說少油、少鹽、少糖、少吃高熱量食物。多吃高纖、少吃零食消夜。不要以為這是老生常談,對減重的確有效。除了飲食上,睡眠也很重要,正常人最好要睡7-9小時,睡眠少於7小時,瘦體素會減少,飢餓荷爾蒙上升會一直想吃。

對減重大家的看法不同,有人認為我為什麼要那麼辛苦的運動、吃藥,所以用非常手段--手術減重,像胃內水球、胃間隔手術,這都是不智之舉,應該是BMI超過35以上重度肥胖才使用手術治療。

●減重成績單 看到溜溜球效應

鍾易成說:「要消弭溜溜效應,得用預防醫學的觀念,去年獨創基因減重法,成功率92%,復胖率14%。」他參考紐約大學對食物熱量所做的研究,把基因規納成五種。(如表一)

●身型雕塑與減重並重

雕塑身型亦是減重的必要課程之一,最常見的塑身項目是橘皮組織如蝴蝶袖、還有愛的把手(腰部兩邊)、副乳等等。通常做塑身超音波要穿透到脂肪層2公分上(一般是1公分)才會有效果。現在也有用電波技術減重,這種方法只對成人有效,高能量分解脂肪再經由淋巴、汗水排除,像這種電波融脂技術,與電波拉皮機器相同,只是碳針頭不同而已,手術後要馬上做運動30分鐘,大量流汗後建議可再做LPG纖體儀,這是目前在歐美是一項非常受歡迎的醫學美容新技術,經過歐美大型的醫學臨床實驗,證實確實能安全、有效的雕塑勻稱的曲線,或者是可以做SPA、熱瑜珈、跑步機、WILL、騎馬機等運動,飲食結構要調整,才不會復胖。很多人用電波拉皮美腹,燙平融脂,都有很好的成績出現,不過懷孕、癲癇症、小孩不可以使用。

減重飲食方面,早餐吃流質食物、低脂的牛奶、精力湯、無糖豆漿。中午什麼都可吃。晚餐量少一點,吃到五分飽,熱量高的食物儘量不吃。睡覺前3小時絕對不進食,餓了嚼口香糖,水也少喝,不要再睡前1小時喝水,免得隔天早上水腫。但是減重油分解後要排洩需要大量水份,平均每天喝2000到3000cc的水,吃也要吃低甜度的水果,吃肉類要去皮,早上補充綜合維他命、礦物質就能維持固定體重。

目前也有人用抗衰老方法在減肥,少吃、多運動。美國用猴子做實驗,一隻吃800卡,另一隻吃400卡,結果吃的少的那隻猴子活得比較久一些。我們運用適度的運動,增加全體幹細胞濃度,來增強抵抗力。
想要不復胖飲食要有節制,加上規律的運動,自己要先有健康觀念,才能維持健康的好身材。

●(表一)「基因減重法」把基因規納成下列5種
    肥胖類型    造成因素           處方 
油脂型 體質易合成油脂 減少攝取,讓東西吃下去,還沒到腸子就排出來了。 
澱粉型 多屬於蘋果型身材 改吃低熱量飲食,如低糖、高纖維飲食,減少澱粉、糖的攝入。 
愛吃型 飲食終日,永遠吃不飽,無法控制飲食 多吃一些黑木耳之類的食物,熱量低,調控飽足感。
懶惰型 脂肪分解不易 採用新陳代謝藥,或下午喝咖啡或500cc不加糖的綠茶,分解快速
高血脂型 三酸肝油脂、膽固醇、血脂高 加強他的運動,每天運動30分鐘,少吃精緻食物、高脂食物

kkwpnqjay3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活照+前年去日本的相片 七百多張
合照兩百多張 應該是不只,只是找不到檔來洗

洗了九百多張相片 
因為覺得不洗出來都不會去看
還是洗出來比較好

是說這樣好像又佔了很多放相本的空間..................(汗)

kkwpnqjay3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